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官方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遇红枣纠纷法官让枣树“说话”
作者:李宁  发布时间:2024-08-22 10:56:18 打印 字号: | |

“谢谢你法官,解决了我们的纠纷,这么热的天为了我们的事你们到地里跑了好几趟。”当事人感激地说道。

合同约定不明确引发纠纷

2021年3月,原告刘某将自家30亩枣树地租给被告张某种植,并约定管理枣树的详细要求。2023年红枣采收完成后原告发现因被告管理不当造成约60棵枣树死亡,还有近百余棵枣树因环割不当造成半死亡,刘某向张某索要赔偿,而张某认为不属于合同约定的“大量死亡”拒绝赔偿,就枣树赔偿一事原被告双方多次沟通无果后,原告刘某将被告张某诉至法庭。

受理案件后,原被告双方均同意调解,但如何让双方都“心服口服”成了一道难题。

死树的原因要到地里现场查看,承办法官便邀请双方一同到枣园实地了解情况,并尝试对双方进行调解,可因合同签订时只写了枣树大量死亡需进行赔偿,但多少才算大量却没有明确约定。刘某认为枣树死亡及半死枣树都是因张某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张某理应赔偿,张某认为死树数量未达到大量,半死亡枣树合同中并未约定要赔偿,且种地怎么可能不死树,不应赔偿。双方互不退让,第一次调解以失败告终。

专业人员现场查验让枣树“说话”

回到法庭内,法官仔细梳理了调解过程,双方目前争议的焦点在于枣树死亡多少棵才算大量以及枣树死亡的原因,这需要由专业人士来评定。可专业评估机构花费大、时间长,易造成当事人更多的诉累。经过与6连两委沟通得知,36团有一批特聘农技员,可向他们寻求专业技术支持。与几位农技员商定好时间后,法官通知原被告到36团6连参与庭审,同时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

巡回审判当日,法官先询问原被告是否同意由36团各连队的5名农技员到枣园查验枣树死亡原因,并界定是否属于大量死亡。原被告双方均表示同意。

现场查验开始,一行人来到枣园中,几位农技员在原被告的带领下,逐棵观察死亡枣树及半死亡枣树,研究原由。在查看完整个枣园的情况后,一行人来到六连会议室,法官请几位农技员发表各自的意见。

“6连土地的性质为沙壤地,不保水不保肥,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死树,但死树的原因也可能是人为的原因,环割也有影响。”

“有些树环割的确实有些狠,太宽了无法愈合。”

“死树的原因不一定是环割,也有可能跟打药有关系。”

在了解枣树死亡的大概原由后,法官开始询问农技员平常承包合同中对于枣树的死亡率是怎么约定的。

“一般连队里枣树地死树的正常死亡率为2%-3%,超过了就是有问题的。”一位农技员回答道。

至此,争议焦点中关键性的问题有了答案。

红枣地里的纠纷红枣地里终得解

法官再次开始对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为避免调解的过程中原被告双方情绪激动发生争吵,法官选择背对背调解,先是与刘某协商,“你也听到农技员的意见了,枣树的死亡不一定全是张某的过错,有很多原因,全归为张某不太合理,你是否愿意降低赔偿金额?”。

“我其实也不是说全都要他赔,但是他之前一直咬定一分钱都不给,这太过分了,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我主要是想要他的态度,并不是一定要多少钱。”刘某说道。

了解刘某真实想法后,法官开始从情、理、法等多方面做张某的思想工作,“这几年红枣行情一般,去年枣树坐果时还刮风受灾,本来就没挣到钱,他还问我要小两万块,我心里有口气憋着出不去啊。”张某越说越激动,法官一边安抚张某,一边耐心释法。

“今天农技员现场查看了枣树,确实环割的太狠了。对于大量死亡没有明确约定,要参照当地正常死亡比率2%-3%,枣树地里的死树数量显然超过了。”

最终,经过法官释法明理,人民调解员在旁尽心调解,刘某最终同意按正常死亡比率超出的死树颗数进行赔偿,同意在年底红枣采收完成后,向刘某赔偿1500元,刘某表示同意。至此,这起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终于成功化解。

本次巡回审判深入田间地头,红枣地里的纠纷红枣地里解决为人民调解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节调解课,调解员们纷纷表示“get到了新技能”。

下一步,米兰人民法庭将继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强化责任担当,发挥人民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加强与连队、社区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基层治理,及时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平安团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杨雅龄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