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所有“赃款”一个“名分”
还会有明目张胆的烧杀抢掠吗?
生活中处处都是“惊喜”
一不小心你也可能会成为洗钱团伙的帮凶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兄弟,我待会儿有1684277元过一下账,过完好处费少不了你。”看似美好的外表下,却藏着深不可测的陷阱......
2023年8月,刘某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兼职,提供手机、银行卡、身份证就能“日进斗金”,还不用交纳保证金。贪婪的欲望就这样在刘某的心底蔓延开来,最终,刘某踏上了去往赚快钱的道路。
自以为“生财有道”,却掉入“钱的圈套”
刘某在对方的指示下,驱车前往天津,到达目的地后,在对方的车内向其提供个人银行卡用于“洗钱”,还告知对方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和手机解锁密码,对方在车上使用刘某的手机银行APP操作约3个小时,在此期间刘某多次为其提供人脸识别操作。事成后,其中一人当场使用刘某手机从银行卡提现1万元作为报酬至刘某微信钱包中,并将所需的手机、银行卡、身份证返还给刘某,同时又为刘某报销了交通费、住宿费及伙食费。
回到酒店后,刘某害怕事情败露,左思右想决定删除与对方的聊天记录及联系方式,慌慌忙忙连夜买票赶回山东老家。
东窗事发后落网,法庭上仍据“理”力争?
2023年8月底,第二师铁门关市公安机关在侦查一起连环诈骗案时,发现刘某名下的银行卡频繁转账,存在为洗钱团伙提供帮助嫌疑。到案后,刘某辩称自己并不知道对方是“跑分车队”,只知道对方是避税公司。10月底,库尔勒垦区人民检察院关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向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我没有为他们提供刷脸服务,也没有通过人脸识别注册银行卡,我只是去做了个兼职而已,凭什么抓我?”在公开庭审中,刘某狡辩道。
考虑到刘某仍存在这种以为能免于牢狱之灾的侥幸心理,检察机关出示了一系列有力的证据,车票、转账信息、聊天记录、刷脸登录日志等,戳破了刘某的谎言。
“你从山东乘车前往天津,后续频繁的转账行为,该作何解释?还将与对方的聊天记录删除,这你又如何回答?”法官继而问道,“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你没有付出任何劳动,就能获利一万,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精心圆谎终被拆穿,唯有回头方是正道!
面对确凿的证据及法官的质问,刘某顿时哑口无言,只好认罪伏法,悔恨道:“天上确实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我要是没有相信别人说的赚快钱的‘野路子’该多好,我要是不去找所谓的大哥该多好啊!直到现在我还在欺骗自己、欺骗大家......”
最终,法院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八千元。刘某当即表示服判息诉,今后一定改过自新,好好做人。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轻轻松松的网络兼职,你以为的“生财有道”,殊不知早已迈进了犯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