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官方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案款执结到位后 为何原告和被告都给法官送来锦旗?
作者:唐天川、刘世钧  发布时间:2024-02-19 11:13:24 打印 字号: | |

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上演了一幕温馨的故事。执行团队在一起执行案件执行完毕后,意外地收到了原告和被告的锦旗,两面锦旗的出现,让整个团队都感到无比的惊喜和骄傲。


“唐法官,我是个农民,也不会说话,这锦旗是我们一家人对你的感激之情。”这是当事人朱某来到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执行庭说的第一句话。

原来,2019年被执行人郑某承包了申请人朱某的土地,但因郑某生意失败,导致无法支付承包费,屋漏偏逢连夜雨,朱某的妻子在这段时间也得了重病,巨大的经济压力让朱某的生活难以为继。朱某一纸诉状将郑某诉至法院,经判决,郑某要支付朱某12万元的土地承包费。但经多次催要,郑某均未还款。朱某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过执行法官查询财产线索,发现郑某在本案前已有多个执行案件,目前没有还款能力。但郑某在外也有很多债权,并且郑某名下承包了很多土地用于种植棉花,等到秋收时便可还清债务。

一面是生活困难的申请人,一面是生意失败等待翻身的被执行人。执行法官决定采用放水养鱼的办法,一边让被执行人继续经营土地,一边帮助郑某催要债权,对郑某在第三人处无争议的债权,执行法官直接执行回款作为本案的案款。经过执行法官两年的努力,终于在2023年底将案件执结。


“这两年如果不是唐法官,我都不知道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没想到我作为一个被执行人,法院还能帮我要回这么多在外的账。我必须给你们送一面锦旗。”被执行人郑某在案件结束后也表达了对法官的感激之情。

执行团队的成员们在收到锦旗时,都感到非常惊喜和感动。唐法官说“能同时得到双方当事人的认可,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到位了,我们的办法是有效果的。我们将继续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个故事的背后,是社会对于法院工作的认可和尊重。也是执行法官在案件中善意文明执行的最好体现。善意文明执行一直是今年来法院执行工作的重点,在依法确保实现债权人权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执行行为对债务人的影响,实现民事执行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刘宗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