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官!王法官!我听说被执行人李某今天早上在我们团装潢店购买了施工材料,他肯定在我们团还有工程,请法院尽快来执行!”申请执行人情绪激动地说道。
该案立案之后,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李某发出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并对其名下的银行存款、不动产、车辆、有价证券及其他财产状况进行查询,但其名下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线索。执行法官多次电话联系李某,李某每次都不以为意,张口就说这个钱不应该他给,还东扯西扯,总之就是没钱,由于被执行人怠于履行义务,承办法官决定对李某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同时电话告知了李某,但李某仍然拒不履行义务,该案执行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
被执行人玩“消失” “法院+公安”高效联动促执行
34团施工场地众多,在所有的工地进行摸排无异于大海捞针,承办法官遂建议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信息进行协助查询。最终,在34团派出所相关领导及民警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找到了被执行人李某的施工地点。
夜间执行“显锋芒” 为民点亮“夜行灯”
“被执行人李某觉得我们只有白天上班时间会去找他,他躲着没人影,那咱们就逆向思维,晚上去打他个措手不及”。当晚,2辆警车、3名执行干警、2名司法警察、2名派出所民警奔赴被执行人李某的施工地点,与李某展开了一场“狙击战”。
“连这样你们都能找到我,我还以为……”,李某搓了搓手,低下头说。
“还以为一个几千元的小案子,我们就不会找到你?你错了,在法律面前,在我们面前,没有案件大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纸上权益’给申请人兑现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王法官铿锵有力地对李某说。
承办法官先对李某进行思想工作,讲明相关法律法规和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经执行法官耐心细致的沟通讲解,最终,李某感受了法律的威慑、看到了执行干警们的决心,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场给付了欠款,该案得以顺利执结。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本次执行行动只是执行干警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载满了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的全力以赴。执行案件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中途会存在很多波折,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是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们会凭借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灵活的处理方式,一一克服困难,坚决打击“拖、躲、逃”等恶意规避执行的行为,全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让正义在“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