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位于新疆铁门关市,与铁门关市人民法院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2021年,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搬至铁门关市安定街2号。
扎根军垦新城,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按照兵团党委、师市党委和上级法院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活动,大力发扬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争创一流,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荣获2020年度“兵团优秀法院”称号,包勇荣获全国法院“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赵利荣获全国法院“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加强政治素质 传承红色基因
政治属性是人民法院的第一属性,讲政治、明方向、走正道,是人民法院干警的立身之本。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捍卫“两个维护”。将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党支部“战斗堡垒”的积极作用,点滴聚力,汇川成海,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利用铁门关市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干警参观党建主题公园,学党史,悟思想,从兵团精神、老兵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自2020年以来,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共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37次,党组会议学习65次,全院集体学习90次,党支部党小组组织学习86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2次。
提升业务质效 服务发展大局
提升业务质效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务。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聚焦权责行使、办案质效、绩效考评、监督管理全覆盖,打造审判考评监管体系,围绕办案质效,精细设置指标、精准评判,完善考评,助推审判监管。2022年5月,由迟万龙担任审判长,审判员覃孟良、人民陪审员杨新利作为合议庭成员的一案件庭审,从全国3573家法院推荐参选的庭审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2022年兵团唯一荣获“第四届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表彰的基层法院。
围绕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服务发展大局,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以优质服务助企纾困解难。通过在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三园”建立法官工作室,提供法律服务,为企业解决涉法涉诉等问题,在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我院经开区法官工作室的工作得到周强院长的肯定。
截止目前,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在辖区内设立法官工作室12个,通过“人民法庭+司法所+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模式,优化基层司法资源配置,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打造无讼连队4个、无讼企业2个,不断发挥无讼单位辐射带动作用,共同实现无讼目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走心为民办实事 践行公平正义
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第一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扎实落实二师法院“四联动”“三依托”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为切口,依托法官工作室,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把矛盾化解在源头。
苏塘法庭距离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800公里,是全国最远的派出法庭,作为37团、38团的“家门口法院”,是审判机关扎根基层的根基,是“零距离”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地方,其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融入社会治理经验被选入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通过诉讼对接“网格通”,线上诉讼“数据通”打造智慧法庭,开启为民服务新模式。
在执行工作中,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也是一首永远没有“休止符”的“进行曲”,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开展涉民生执行专项活动,积极开辟办理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建立涉民生案件执行常态化、随时性、优先性机制,切实维护涉民生执行案件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一场耗时2年,往返8次,行程1万余公里,20余万元的“骨头案”经过苏塘法庭法官百折不挠地“卖鱼卖厂房”的“卖力”执行,终于案结事了,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纷纷送来的锦旗让“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初心更加闪闪发亮。
“顺势”创新 打造“典范”
创新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活力之源。铁门关市定位“丝路雄关重镇 军垦生态新城”。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紧扣城市定位,重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6月1日,在铁门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成立生态保护巡回法庭,推动实现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衔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并将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和生态环境案件巡回审判,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打造环境资源保护的特色品牌,守护铁门关市的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并强调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到少数民族集中工厂等开展法制宣传,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2021年,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荣获第二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包勇同志荣获2020年度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
积极打造电台普法“典范”,塑造普法宣传特色品牌。普法宣传是法院看似最平常最不起眼的一项日常工作,要做到典范,必须匠心打磨。自2022年4月以来,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联合铁门关市融媒体中心,开展每周三一期的“空中普法”。利用广播媒体独具优势的互动性,氛围感将法院法治宣传打造“出圈”,成为铁门关市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名片,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也成为解决老百姓法律问题的“娘家人”。截止目前,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的电台普法活动已连续开展10期。与此同时,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的普法工作从未停歇,其中,包勇同志获得了2016-2020年“兵团普法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建设优质队伍 推动事业发展
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坚持从严治院,扎实推进队伍教育整顿。突出铸魂扬威,一体推进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筑牢理想信念,加强政治忠诚。狠抓司法作风建设,高目标严要求重惩戒,锻造过硬法院队伍。完善员额法官的考核机制,轮训机制,提振法院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常态化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活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积极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打造法治主题文化墙和普法长廊,开展全体干警“大练兵”活动,让法院干警身体精神双“丰收”。加强“院校合作”等法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建设,为法院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截至目前,已有包勇、陈波睿、吴秀峰、覃孟良4位法官受聘为学校法治副校长,为青少年普法贡献力量。与新疆大学开展长期合作,在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挂牌建设研究生实习基地。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