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立足新方位新起点展现新作风新作为,全体干警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汇聚执行力,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助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大局,彰显更多司法担当、贡献更多司法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法院队伍“忠诚魂”
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法院队伍建设始终,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以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党课、政治轮训等方式,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全覆盖,强化干警的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固确立凡事讲政治意识,筑牢忠诚根基。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持之以恒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十届三次全会会议精神、兵团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核心内容,2022年以来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7次,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9次、党支部书记上专题党课4次,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护航中心工作,勇做法治建设“守护者”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服务“平安师市”建设。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把维护平安稳定作为重中之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依法审理刑事案件,助力辖区和谐稳定,组织团场职工群众旁听庭审,以案释法,加强群众法治教育。深入开展全民反诈工作,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提高辖区职工群众防诈骗意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加强民事审判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加强非诉执行审查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做好涉诉信访工作,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巩固切实解决执行难成果。坚持司法为民、便民利民,聚焦“两个一站式”建设,践行为群众办实事。开通微信交纳案件诉讼费服务,依托兵团移动微法院平台,搭建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保全、多元化解解纷调解平台,形成一庭一网一线格局。2022年上半年,新收案件法定期限内立案率100%,实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同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利民惠民司法。妥善处理涉企案件,聚焦助企纾困,强化善意文明执行,共帮助12家企业达成执行和解或执行完毕,为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和坚强的司法保障。服务保障团场经济发展,在审理以团场为被告的债务案件中,加强了解团场资产经营状况,提出合理调解方案,积极依靠党委和相关部门,积极运用和解等方式,妥善化解团场债务风险。积极延伸商事审判职能,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加强司法调研,并积极为党委建言献策。对于案情复杂、影响面广的重点涉团场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及时向当地党委汇报、沟通,共同做好稳控及矛盾化解工作。落实“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分诊式”分层递进的化解模式,协助各团化解信访案件。坚持深入到群众中去,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把握群众司法新需求。从更好地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把消除矛盾、解疑释惑工作贯穿接访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倾听群众的呼声,以“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为工作目标,把依法维权与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上半年,参加辖区各团信访部门联系会7次,参与辖区团场化解信访苗头纠纷93件,化解72件。
践行枫桥经验,争当矛盾化解“排头兵”
设立“法官工作室”,打通与基层联动服务壁垒,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治服务。以各团场综治中心为依托,设立法官工作室,把党建、信访、基层调解、模范人物各项工作与法官工作室深度融合,全方位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高质量、高水平的法官团队服务模式,积极做到“四联动”、“三依托”,构建集法官走访、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巡回审判、现场调执等于一体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综合体。将纠纷化解移至前端,大力发挥“一团一法官”工作室的作用,三个法官工作室与团场综治中心、司法所、社区、派出所、交警队等部门联动,借助基层组织对辖区职工群众矛盾纠纷的“知根知底”的优势,对处于萌芽状态的纠纷多元化解,形成解纷合力。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25日,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与辖区多部门开展多元化解、诉前调解的供热、物业、劳务纠纷共计6192件,占同期受理案件总数7213件的85.85%。
强化诉源治理,提档升级“法官工作室”矛盾源头治理工作,优势互补多元解纷。将诉前调解工作与各团法官工作室的工作相结合,分别将涉及各团场的诉前案件委派到各团法官工作室,由法官工作室开展诉前解纷工作。法官工作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把矛盾化解在源头,确保矛盾隐患化早、化小、化稳,筑牢社会矛盾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与团场司法所共同协作、优势互补多元解纷,有利地化解了辖区社会矛盾。2022年截至目前,共受理各案件(不含不参与司法统计案件)356件,与2021年同期604件,减少248件,减幅41.06%。多元解纷工作成效明显,为维护师市社会大局稳定起到了良好效果。
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桥梁、窗口作用,多维联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米兰人民法庭依托基层党委、基层组织、基层群众的“四联动”“三依托”工作模式,将更多职能部门请进法庭,整合矛调中心、信访中心等各方调解力量,建立集纠纷调处、信访化解、法治宣传等为内容的多元化立体式纠纷解决体系,真正实现了司法便民利民功效。同时,依托网格,借由辖区内的8个网格长、44个网格员、329个联户长,米兰人民法庭探索出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法庭+网格”的纠纷调解模式,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辖区网格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司法力量一脉通达,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强化普法宣传工作,构建“大普法大宣传”格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并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全力营造平安法治建设氛围。充分发挥法官职业优势,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教育等服务,以案释法,让法律进连入户,增强职工群众法律意识。重点加强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宣传宪法与民法典等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法律意识。针对人民群众普通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积极开展法律咨询,举办法律专题讲座。对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民群众,加大法律指导力度,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选派优秀法官到团场中小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校园安全宣讲活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上半年,开展法治大讲堂12场次,受益职工群众2000余人,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6场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