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征程·献礼二十大】司法为民践初心,砥砺前行在路上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第二师焉耆垦区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忠诚履职、砥砺初心,用实际行动服务大局、践行司法为民,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01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示范引领者
坚持一个中心。第二师焉耆垦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锻造法院队伍,提高政治站位,认真组织开展“两个确立”“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教育活动及座谈活动,提交心得体会180人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主动接受监督。向法定监督部门公开,开展集中回访当事人活动,干警人人参与、人人进村、人人走访,认真倾听当事人反映办案法官及对案件处理结果的意见。聘请廉政监督员,对法院工作人员廉洁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子信箱,多方面征求相关意见和建议。
强化队伍建设。全面形成经常性练兵制度,提高司法警察实战能力,狠抓党风廉政教育,认真组织全体干警深入学习各类大会报告等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政治纪律、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加强法院党团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左右。
02守正创新促发展,做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奋力实践者
推进司法改革。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加强审判管理,深入推进司法责任改革,完善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工作机制,对团队人员职责及独任制与合议庭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压实院庭长责任,建立权责清单,优化案件分配制度,从而在团队内部完成繁简分流。
审判团队组建。加强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协同配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推动审判团队建设工作,按照立案速裁、综合审判、执行、综合行政的模式分为四个团队。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实现扁平化管理,跨部门组成混编型、专业型审判团队,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案件数量变化情况配备辅助工作人员,目前实现1法官+1助理+1书记员组织形式。
掌上司法服务。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设备,线上立案不用跑,利用移动微法院等小程序,指导当事人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线上缴费等方式简化流程。截至目前,已在网上开庭24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调解345件,其中诉前调解321件,司法确认94件,律师服务平台共审查立案民事案件48件。
推进智慧审判。充分运用“智慧兵法4.0”平台,进行审判管理,实现审判流程监督、质效指标统计、审判质效分析、案件质量评查数字化管理,实时掌握审判发展态势,立案前扫描覆盖率及阅卷覆盖率均达到100%。实现法官办案数字化,提高审判质效,节约审判资源。
03延伸服务为人民,做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
加强诉服中心建设。持续把“一站式诉服中心”建设融入到市域社会治理大局,组建专业法官团队推进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发挥好诉前调解“分流器”作用,着力破解案多人少难题,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传递司法温度,完善诉讼服务网络。
打造品牌工作室。通过推行“法庭+司法所”“法庭+法官工作室”等模式,依据“四联动”“三依托”打通基层联动服务壁垒,打造二十一团法官工作室的“党建+”红色阵地特色、第二师二十七团法官工作室的“家事专业审判”特色、第二师二二三团法官工作室的“平安建设”特色,为团场提供不同解决矛盾平台。
聚焦助企纾困。聚焦“六保”“六稳”,加大执行力度,因案施策,用好用足各类强制执行措施,最大限度保障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采取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方式,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做好思想工作、运用灵活的执行措施,以最大限度的保稳定,保生产,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
打击养老诈骗。坚持以“为老年人服务”为原则,扎实有力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在加强组织领导、线索摸排、依法打击、宣传教育上打出“组合拳”,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师市、法治师市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