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第二师中级人民法院刑事执行团队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奋力推进二师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平安二师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保障平安师市建
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大力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做好常态化扫黑除恶各项工作。充分运用、完善专项斗争期间形成的制度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机制,坚持用好案件会商协调机制,保障两级法院与同级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研讨会商,做好案件审理前的各项准备,确保此类案件顺利审结。持续畅通涉黑恶财产处置、执行绿色通道,不断提升涉黑恶财产处置、执行到位率。
养老反诈宣传无死角。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广泛征集线索,有效回应群众诉求。发动“地毯摸排”,开设“绿色窗口”,通过电台宣讲、开设露天课堂、街巷普法、送法进家、制作微电影、庭审观摩等方式开展全方位普法宣传,有效提升老年人的识骗防骗能力,维护师市社会稳定和职工群众的财产安全。
实质化审理减刑案件。发挥驻监狱法官工作室职能,结合党建共建,与监狱机关开展减刑假释交流研讨。加强社会监督,邀请人大政协全程监督,增加庭审监督环节,进一步规范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推进减刑、假释案件庭审实质化审理。启用减刑假释平台,严格落实实质化审理要求,有效整治顽瘴痼疾。
强化审判管理职能,全力提升审判质效
提升管理监督能力。通过通报、分析、讲评审判绩效,商讨解决办法,力促绩效提升。加强对案件每个流程的管理和监督,对即将超审限的案件,及时下发催办通知书,提醒督促办案人员。建立长期未结案件约谈督办机制,将长期未结案件的清理纳入绩效考核范围,要求承办法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拿出具体清结方案和措施,按照时间节点限期结案,定期予以通报。
强化专业法官会议。推进专业法官会议常态化,充分发挥其讨论研究重大、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以及统一法律适用和规范裁判尺度等专业问题的作用,不断提高审判执行质效。要求员额法官积极响应,发挥“智囊团”和传帮带作用,拓宽案件讨论范围、创新办案思路,汲取他人优秀办案经验,共同总结办案思路,提高审判质效。
研究分析审执态势。司法统计的基础上推进审判执行态势分析工作,将审判工作运行态势分析作为正确指导审判工作决策的重要抓手。坚持态势分析,引导质效指标提升。按季度、半年、全年对审判态势进行评估分析,推动审判工作良好运行,查找出审判质效落后指标,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了审判管理的“指挥棒”作用。
持续开展执行行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紧盯自动履行精准发力。从源头解决执行难题,确定“审执一盘棋”工作思路,审判工作坚持“靠前一步、延伸一步”,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审判,让胜诉权益实现在执行。在执行立案阶段推行调解和送达双线并进,积极引导当事人线上线下开展先行调解,为执行夯实基础,督促被执行人在执行立案阶段及时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切实减少执行增量。
多措施执结涉民生案件。集中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活动,印发《第二师法院关于建立涉民生案件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协调配合机制的方案(试行)》的通知。涉民生案件做到两必须,一是必须优先立案,对申请人无法提供被执行人下落和财产信息的,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查询,快速执行;二是必须穷尽执行措施,积极查找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有效保障了涉民生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
严厉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有力震慑失信被执行人、维护法律权威,多措并举着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机制。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戒以及采取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形成全社会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