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宁拆三座庙,不毁一桩姻”。2022年8月初,陈某通过互联网系统向法院递交了一份民事起诉状,法院工作人员打开一看,是一起陈某要求与张某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结婚已经十年的两人走到离婚这一步呢?带着好奇,让我们来看一下陈某与张某不一样的婚姻……
原来在2012年,陈某与张某在甘肃省某县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生下女儿张某红和儿子张某江。一家四口在甘肃省某县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在一起也其乐融融。
突然有一天,张某提出要到新疆,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陈某认为到新疆路途遥远,回家也不方便,而自己在甘肃已经生活了三十多年了,亲戚朋友都在身边,习惯了甘肃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去新疆。经过多次争吵后,张某看陈某不愿意去新疆,一气之下,自己只身去了新疆;陈某看张某不理解自己,又“舍家弃子“地走了,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了,于是一纸诉状通过互联网立案平台,将张某起诉至法院。
看到陈某的起诉材料齐全,法院工作人员接收案件后,进行了立案。在送达过程中,法院工作人员联系张某,张某满是委屈,诉说着自己不愿意离婚的原因。
原来,从2021年初开始,张某的父亲身体就出现了状况,一直在看病吃药。一年下来,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张某是个孝顺的孩子,家里有事,自己一个人抗。平时自己在家周围打些零工,陈某在家照顾两个孩子。自己向亲戚借钱的事情很少和妻子陈某沟通,导致陈某对张某的误解越来越大,一年到头见不到张某的工资,导致两人争吵不断。偶然的一天,张某听邻村的人说新疆招工条件挺好的,就想和妻子陈某沟通一下,一起到新疆发展。安土重迁的思想使妻子陈某不愿意离开甘肃老家,而张某为了减轻家里的生活压力,就只身来到新疆。
张某本来想着自己先来新疆,如果新疆这边生活可以,就把陈某和两个孩子一起带过来生活。结果张某的这一举动,使本就敏感的陈某认为张某有了外遇,自己跑去新疆过幸福的日子去了。
经多番了解,覃孟良法官看出了端倪,陈某与张某两人之间之所以产生那么大的矛盾,是因为陈某说张某舍家弃子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去了。于是覃孟良法官向张某问道:“在你来新疆之前,你父亲生病借钱的事情为什么不给陈某说清楚?陈某是否说过,若你要去新疆,你们两个人就离婚的话?”
“我借钱不让陈某知道,也是不想让陈某担心,她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也比较辛苦,我不想让她有压力。陈某说我去新疆就离婚,当时是在吵架的时候说的气话,我也就没放在心上,本来想的是现在挣钱的渠道有很多,我想着过来新疆先看看,如果情况好的话,我准备今年年底就把陈某母子三人接过来,目的不是和陈某离婚。”张某满腹委屈。
看到张某并不想离婚,并且两人还有感情。于是覃孟良法官给陈某打去了电话。
由于陈某远在千里之外,又夹杂着方言,沟通起来比较困难,陈某又不让张某接电话,明确表示拒绝调解,执意让法官开庭审理,判决离婚。
“法官,还是要给我们调解一下,可不能给判离婚啊,真离婚了,陈某今后的生活咋弄,我俩娃今后的生活咋弄?”张某央求道。
“虽然你们两个感情基础还是有的,但是你们两人之间还是缺乏沟通交流啊,沟通交流得越少,产生的误解越大,导致你们之间的矛盾越积越多,见面就吵架,你自己做事情确实考虑陈某较少,你过来当职工,陈某不同意,你自己就来了,放在谁身上,谁也受不了,难怪陈某说你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去了,一会儿回去后多和陈某打电话沟通交流,把事情说清楚,不要再让陈某误解你了。”覃孟良法官回应道。
为了方便服务群众、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在得知陈某受疫情原因来不了,法官决定庭审采取互联网的形式开庭。
庭审开始后,陈某提起结婚这十年满肚子里的委屈,不断倒苦水,几度哽咽,导致庭审无法进行,法官不得不多次休庭,让陈某平复情绪。庭审快结束时,法官进行了最后一次调解,调解过程中,张某心里满是愧疚,感受到了妻子陈某在结婚的这十年生活过得不容易,并多次向陈某赔礼道歉。
最终,在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耐心劝导下,双方都认识到经营婚姻家庭的重要性,针对陈某的询问,张某也一一进行了答复,并表示自己在新疆根本就没有什么相好的,也把借钱给张某父亲看病的事情说开了,陈某终于慢慢解开了心结。
经过法官一个多小时的劝导,陈某原谅了张某,最终二人重归于好,陈某申请撤回了诉讼请求,并表示等孩子放寒假的时候一起到新疆来看张某。
“经营婚姻家庭更多的是‘小伞遮雨共同行’,婚姻中有喜有乐,要想营造一个健康、幸福、和谐的婚姻家庭,需要夫妻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扶持。你们今后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平平淡淡也好,坎坎坷坷也罢,但是你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婚姻。”这是覃孟良法官在调解时给张某夫妇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