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官方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跟班先进找差距】少年仗剑走天涯 万种豪情入胸中——致敬6年职场生涯
作者:邱子玲  发布时间:2022-09-08 16:31:35 打印 字号: | |

我的职业之路与多数法院干警不太一样,相比于大学毕业后就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单位的同事。第一份工作是烟草专卖执法,主要开展烟草证办理、市场监督执法等工作,在工作期间走遍焉耆、博湖两县城乡的每个商店、超市,大学毕业后的这份工作不仅帮助我暂时在社会安身立命,与零售户打交道的经历更让我对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从事两年行政执法工作后,我发现自己对法律事业的热爱只增不减,于是,“去专业性更强的法律机构”这一想法便在我的脑海中萌生,所以我辞去烟草局的职位,于2018年考入第二师中级人民法院。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入职中院后,虽然具备法律知识,但自己与当事人沟通的能力较为缺乏、对法院工作流程不甚熟悉,工作迟迟不能上手。这时,石红燕法官轮岗至立案庭担任负责人,她言传身教,亲手带着我接待每一位当事人,让我熟悉接待流程,手把手指导我制作笔录,让我明白在接待当事人时深刻领悟语言的魅力,时刻讲究说话时“看场合、看人、看时机”,做到“说什么、怎么说”;带着我参加联席会议,在一旁的我虽然不用发言,但是她会让我揣摩会议参加者的发言,会议结束后交代制作当日会议纪要。通过一次次的接待和撰写修改记录、笔录,当穿越最迷茫和困惑的时候,就好像找到光的感觉,慢慢的,我的工作便从上手陌生到逐渐熟悉。

时代的尘埃,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后来经过工作内容分配,我主要负责涉诉信访部门工作,这段时间接待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有年过古稀的受伤老人、有深受家庭暴力的女人、有因故致残并承受后遗症的男人、有寻衅滋事寻求经济利益的壮年群体。其间,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次有位年近五旬的妇女找到我,让我帮她看一会婴儿车上的孩子,她因老公出轨要去开庭起诉离婚,同为孩子母亲的我感同身受,便答应她的请求;孩子不到1岁,在冰雪严寒的冬日里仍穿着单鞋和薄薄的外套,我便从家带来尿不湿、婴儿食品、厚棉衣,当我将这个包裹交到她手中时,我感受到她作为女人一生不幸的难过和被背叛的痛苦;但我相信法律作为社会最后防线,将会尽可能减轻她的痛苦,给她的孩子以及她自己提供一定的保障。还有一次,有位80岁的老人找到我,要我帮忙解决他的问题,他将事情与我娓娓道来,我顺手递给他一杯茶,他说:“我想解决这件事情十年了,你是第一个这么对我的人。”很多机关遇到信访人感到风声鹤唳,害怕出错、害怕给自己工作带来不便,因此高高在上、“衙门主义”之风盛行,割裂了行政机关和群众的联系。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具有合理性,行政机关要勇敢面对问题,历史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解决。这期间,我协助解决事项累计30余件,通过司法救助、引导至诉讼程序、赔偿等手段,获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转益多师是汝师。中院组织“跟班学习找差距”活动,我有幸成为民庭张富强庭长跟班徒弟。“跟”,是以“跟师”为重点,以“跟进”为目的,以“跟上”为合格。张庭长是位德才兼备、愿意教徒的好老师。一起重大群体性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存在困难,在沟通不畅、当事人不理解并重重施压的困局中,我请教张庭长,张庭长讲述他在办理类似案件的经验,并指出我今后工作的重点及方向,一席话如醍醐灌顶,点醒困局之中的我。在跟班学习过程中,我尚在“跟进”阶段中,想要“跟上”张庭长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必须上手学技能、切身体验每一个案件,善于总结思考、琢磨,把经历变成经验,把历练变成力量。

孔子云,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公检法干警多是法律专业出身,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不仅要培养技术性人才,更需要接地气的人才,能与当事人沟通、能与其他机关沟通、与上级沟通,让生涩专业的法律术语被非专业人士理解。作为法治社会的直接建设者,衡量案件质量的标准是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终其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让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凌澍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