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没有你的辛苦执行,我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障,你辛苦了!”近日,申请执行人某机械公司法人李某来到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不多的话语中却洋溢着感激之情,饱含着对执行法官千里执行的浓浓谢意。
2022年8月3日,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发扬“兵团精神”,晓行夜宿,披星戴月,奔波800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从铁门关市一路驰骋来到昆仑山脚下的第二师38团,执行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执行中,法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执行了被执行人的财产。
200万元设备款拒不履行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9年,被执行人某农业科技公司与申请人某机械公司签订了设备买卖合同,约定农业科技公司购买机械公司设备,机械公司负责供货及设备安装,但被执行人在申请人将设备安装好后却迟迟未支付设备款,申请人多次索要未果后,2021年11月将被执行人诉至法院。经过法院的审理,该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最终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判决被执行人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支付设备款共计200余万元。然而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又以各种借口拖延着时间,拒不执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022年8月1日,申请执行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后,执行法官当即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经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并无银行存款。执行法官决定前往远在800公里外的被执行人厂房查明财产,于是一场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执行开始了。
千里执行路 道阻且长
8月3日,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执行法官开始了千里执行路。途中,执行法官的手机上收到短信提示:有阵风可达9级,请过往车辆注意安全。车窗外大风呼呼响,黄沙滚滚,尘土飞扬,昏天黑地,大风裹挟着沙石拍打着出租车玻璃,车内满是呛人的尘土味。凌晨出发,下午才抵达,执行法官顾不上旅途的疲惫,到达后马上开展工作。
被执行人的厂房建在戈壁滩边,进入厂区,法官才发现,原来该公司早已停业多时,厂区内空空如也,产品和设备都已被搬走。随即,法官调转车头,来到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十八团分局,在分局同志地帮助下了解到,被执行人的厂房已经转让给某建筑公司,这让案件再一次陷入僵局。
守得云开见日出 转移财产被识破
为了查明事实,法官查询了该建筑公司的信息,竟意外发现,该公司的法人与被执行人的公司法人是同一人。如果是案件审理期间变更登记的,那么被执行人的这一行为就涉嫌财产转移。事不宜迟,没有顾得上任何休息,执行法官立即马不停蹄地前往建筑公司。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建筑公司厂区内,果然堆放了很多设备零件,在核对了申请人提供的买卖合同型号及设备编号后,执行法官确认了该批设备即是之前卖给被执行人的。二话不说,执行法官当场下了查封裁定并开始给设备张贴封条,告知该公司工作人员通知法人王某。
王某在得知消息后立即来到现场,心存侥幸的他告诉法官,该批设备是购买所得,法院无权查封。法官早就料到被执行人的这一手,于是拿出之前调查的公司信息及设备清单,并要求王某立即拿出设备的买卖合同和转账记录。王某立马慌了手脚,执行法官乘胜追击,告知王某:“第三人无偿接收被执行人财产,导致被执行人无能力履行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裁定追加或执行,并且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进行处罚,你现在如果继续说谎,我不仅要追加你的建筑公司为被执行人,还要对被执行人公司做出罚款决定。”王某见状立即松了口,希望法院不要对其进行处罚,自己目前没有那么多现金支付,如果要处置财产,自己会全力配合法院执行,并当即联系申请人,表示愿意立即支付50万元,剩余款项在一个月内付清。至此,该案得以结案事了。
敢问执行路在何方 在脚下
遥远的执行路,荒无人迹的沙漠,漫天翻滚的黄沙和白天的高温、夜晚的寒冷,都难以阻挡执行干警的决心。没有从事和接触过执行工作的人或许体会不到执行工作的艰辛、苦、累、难,这种感觉可以说是五味杂陈。你来言、我去语,讲法律、讲政策,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干警就这样“拼了”。
为了扭转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局面,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主动加大执行力度,用足、用好各项执行制度和措施,在寻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上下苦工夫。过江河,穿大山,出雄关;踏戈壁,战严寒,冒雨雪,顶风沙。哪怕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大雾弥漫、雨雪交加。哪怕大漠戈壁,杳无人烟,生死一线。一旦发现可执行财产,就立即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强制措施,及时交付债权人。一系列执行措施的采取,震慑了一批消极履行法律义务的当事人,真正取得了“执行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正在转变为生动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