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经过多次耐心调解劝说,最终成功调解了一起赡养费纠纷,使得老人与子女消弭了家庭内的亲情隔阂,化解多年以来的心结。
据王婆婆称,自己育有三个女儿,现三个女儿均已退休,而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患有基础疾病,希望三个女儿能够在生活上对自己进行照料,但三个女儿却拒绝履行照料和赡养义务,后经多方做工作调解无果,而自己也逐渐不能自理生活,无奈下只得向法院提起诉讼,使自己的三个子女能依法对自己尽到赡养义务。
王婆婆因年迈耳背且腿脚不灵便,只得骑着三轮车来法院咨询,出入均需干警搀扶。法官见此情状,考虑此事需尽快解决,否则长此以往,王婆婆这样奔波对身体和精神都会造成很大负担。法官在向王婆婆了解情况后,当即联系了王婆婆的三个女儿前来法院进行沟通调解。
到调解室后,三个女儿和王婆婆相互间皆是闭口结舌、不言一词。然而法官向三个子女问到为何不履行赡养义务时,三个女儿都不约而同的摇头表示无奈,头疼不已地说道:“不是我们不赡养,光是我这个做大女儿的,前些年也是隔一个星期就去看望一次,给老娘洗衣做饭。这些年我们几个也都抱上孙子了,家里一大堆事儿,可能看望老娘没有那么频繁。结果老娘在人前说我们的不是,到处说我们不赡养她,给她请保姆,结果保姆被她骂跑了。前段时间又神神叨叨说家里闹妖怪,一下又说变成什么长虫了。我晚上就睡在她家里守着也没发现个什么。就是这样老娘还是到处告,给社区讲、派出所讲、又给我们以前的单位打电话……唉这些事儿一提就头疼。”
法官听闻三个女儿所道出的原委,语重心长地说道:“其实这个事情,不单单是你们家才有,俗话说‘老小孩’嘛。但并非因年纪大了就会变的和小孩一样,而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她需要人来体贴关怀来依靠的心理,会更加显现出来。所以我们作为子女,有事无事要和她唠唠家常,多去看望。就好比老娘“骂跑”保姆,是否保姆真做的不够好?其实我觉得是保姆和老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老人不适应。而这份生活习惯的适应度,只有儿女最清楚,所以这份家人的呵护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老娘这么大年纪,跑前跑后就为了告倒子女吗?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她没有办法引起子女对她的重视和关怀,只好出此下策?所以,我们应当多从老娘缺乏关怀的心理角度出发,才能明白这一切的原由。”
王婆婆的三个女儿听闻法官的一席话,连连点头说道:“这些年,我们太过于着眼小孙子,而忽视了老母亲的感受,今天有法官为我们指点,才让我们明白了老母亲的无奈,我们今天也表给态,首先是从经济上,每月每人给老母亲1000元赡养费,其次是我们三个子女,轮流来照看老母亲,做到至少每周看望两次。”此事耳背的王婆婆,虽未听全儿女的表态,但脸上依旧露出了久违了笑容。
至此,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最终母女言和,重归于好。调解工作取得了圆满效果。
法官提示
赡养老人,在当下社会往往会以请保姆、入住环境好的养老院等形式来替代,但我们要知道,物质赡养只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方面,然而真正的孝行,是体现在“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的呵护关心上。这份来自孝心的温暖,是冰冷的钱钞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