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官方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摄影书画
【天平文艺】我和喀纳斯有个约会(节选)
作者:杨春燕  发布时间:2022-02-07 17:19:27 打印 字号: | |

永远不会失约的约会

  我和喀纳斯有个约会。这是一个很早很早以前就定下的约会。尽管约了地点却 没有约定时间,于是这个约会也就成了一个永远不会失约的约会。

  就在今年中秋,当我风尘仆仆的来到她的面前时,她呈现给我的完全不是当年与她定下约会时令我魂牵梦绕的模样。那时,她还在一幅幅装帧精美的照片里,在一段段配有音乐的电视画面里。那时,她还年轻、稚嫩、略带着一丝青涩,一如出水的芙蓉般娇嫩惹人怜爱,似一幅清新淡雅的工笔水墨画。而眼前的她呢,成熟、热情、散发着优雅的芬芳,就像一位盛装打扮的妇人般令人惊艳,更像一幅的色彩斑斓呼之欲出的油画。初初踏进喀纳斯景区,我就不禁感叹:此行不虚!

  的确,在我看来,九月中旬去喀纳斯应该是所有观光时段里最有看头的了。一词以敝之——层林尽染。她既不像夏季里的郁郁葱葱、遍地野花,更不是冬日里的皑皑白雪,银装素裹。有的尽是那满山遍野恣意涂抹的色彩:绿的、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凡是你能想到的色彩在这里你都能看到,而且即便是你没有见过的颜色在这里也执拗的真实的存在着。就拿喀纳斯湖的湖水来说,她的颜色绝不是用任何语言和文字可以准确描述出来的。她介于蓝绿之间、灰白之间,清透与浑浊之间,就那么悠悠地晃动着、神秘着。令坐在观光船上的我不禁暗捏一把汗:难道是这幽怨胶着的湖水的颜色诱惑了那传说中的水怪?

  没想到在喀纳斯竟然见到了白桦树。印象中,她是长在东北的很唯美的树种——不知是因为她那洁白的树干和那树干上丛生的幽怨的大眼睛,还是那一首首和白桦林有关的歌曲。所以当观光车路过“情人林”,导游向我们讲解“情人林”的由来时不禁哑然失笑:呵,原来就是一棵白桦和一棵松树并生啊!仔细看时,果然有些趣味,整片林子里都是两棵一组的树,一棵白桦依傍着一棵松树,一高一矮、一黄一绿的搭配和谐又自然。当有好事者问及为何是这两种树并生,而不是其他的树种时,小导游笑而不答,含蓄的笑容中却似乎已经写满了答案。怀着孔乙己“爱书者不算偷书”的怪异心理,我悄悄从那已经翘皮的树干上扯下了一段树皮。不知是当时过于紧张还是兴奋异常,以至于回来后才发现,自己在匆忙之间扯下的树皮上竟没有我希望的“大眼睛”!也罢。此为笑谈。

  车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前行,上一秒看到的景色在下一秒因了角度和高度的缘故完全变了,原本让你后悔没有抢上镜头的画面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又是全新的景观。试着对一棵树做了试验,从看见它开始,不管车拐几个弯,上到多高,只要能看到它就一直盯着它看,当真应了那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那层峦叠嶂的山峰之间有的尽是如云似雾的白色,你根本无从分辨究竟是漂浮的云彩还是弥散的水雾。有时是一团,转个山峰又是长长的一线,有的盘踞在山腰,有的高悬在山顶。在我看来,只有那一丝丝薄如蝉翼的白纱和着金光笼罩的景色最是搭调。华美中透着淡雅,艳丽中又不乏从容。从观光车上发出的不愿掩饰的惊呼中、从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中,从要求司机停车的急切叫喊声,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来人”会有如此一比:是啊,只有中国有长城。

  要知道没有人气的风景只能是风景永远不会成为景色。站在如画的景色中,不是你入了别人的镜头,便是别人入了我的镜头。这里的人终是要入画的。正如我们都要生活一样。只有进入了,投入了,才有鲜活生动可言。若总是在风景之外生活之外观望徘徊,那不就是一幅了无生趣的纯粹的风景画么?在这里总叫人怀疑自己的摄影水平突飞猛进了,举起相机就是一幅油画,不需要选景更不需要调焦。就那么随意地一拍,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刹那,就定格了一幅日后会令你心旷神怡的照片。

  回来后许久,心境都不能平和下来。总想着我应该为此次约会留下些除照片之外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想来想去,写篇游记罢。名字就叫做《喀纳斯印象》。哦,不,还是叫做《我和喀纳斯有个约会》罢。这样更亲切些,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观光旅游,而是一次约定了许久的关于我和喀纳斯的约会啊。

  我想我和喀纳斯还会有一个约会,只为这次约会的美好。

  那就约在今生罢。

 


 

 

 

 
责任编辑:王虎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