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无信,则不立”,人一旦没有了诚信,便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古人对于“诚信”二字的看重由此可见。以诚待人,别人才会同样以诚信回报之。
一日清晨,兵团第二师焉耆垦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早早地来到单位,却发现有一个人比他还要先到,那个人正是申请执行人张某。“早啊,法官!”张某激动地向执行法官问好。
张某此次前来法院,是向执行法官提供财产线索来了。“法官、法官,我发现了高某的一条重要信息,他真的是太可恶了!”高某说。
“没事,你别着急,有什么情况慢慢说,我都听着呢!”执行法官一边给张某倒上杯热水一边回应到。
“嚯,法官你是不知道啊,说着都来气,我也是通过朋友的朋友打听到这个消息,高某不是欠着我6万块钱的嘛,他一直以‘没钱’为由拖欠,可最近居然买了辆15万的轿车,还是付的全款。”高某愤愤地说着,手中杯子里的水感觉都快溢出来了。
事情的经过,还得从一年前讲起。张某和高某是老家同一个村的老乡,虽不是特别熟络,但平日有什么事,大家都会相互帮忙。2020年5月,高某因家中急事向张某借款7万元,张某觉得都是乡里乡亲,耿直的他直接拿出7万元现金借给了高某。后二人签订借据,借款期限为30天,到期归还本金。
燃眉之急倒是帮高某解决了,可他却不记恩情,30天过后,高某却只向张某微信转账了1万元,这下张某慌了,赶紧给高某拨了个电话,不料高某压根不接,微信也不回,再没了下文。
张某急的赶紧把高某起诉至法院,经法院依法审理,判决高某偿还张某借款6万元及利息。高某却仍迟迟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只能立案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前往高某居住地寻找,通过邻居了解到,高某已经一两个月没回来了,一直找不到高某的下落。无奈之下,法院也只能对高某限制高消费。
张某提供线索后,执行法官立即展开“顺藤摸瓜”式搜寻,终于在外地某区找到了高某,以及高某新买的轿车。见到执行法官的一瞬间,高某傻眼了,愣了好一会儿后,仍对执行法官说:“真的没钱还他啊”。
“你这轿车啥时候买的?多少钱买的?”“你有钱全款买轿车,就没钱还张某钱了吗,你的诚信呢?”面对执行法官的二连问,高某只得老实回答,并乖乖“伏法”。最后,执行法官将高某带回了法院。
面对高某一再的言而无信,执行法官仍然保持耐心,对其进行释法明理及思想教育。终于,高、张二人在法院达成了和解,高某当场偿还了张某6万元欠款及利息,至此,该案件圆满执行完毕。
法官提醒:
限制高消费是人民法院对付“老赖”的一项重要措施。法律规定,如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将依法予以拘留、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在此,提醒各位“老赖”,不要漠视法院发出的限制高消费令,更不要挑战法律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