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和民事权利的宣言书。焉耆垦区人民法院为深入推进冬季法治大培训,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民法典在职工群众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在辖区各团场开展主题突出、亮点鲜明的宣讲活动。
一周回顾
尽管寒风刺骨,却没有挡住法治宣传工作者的热情,兵团第二师法院焉耆垦区人民法院干警到各连队(社区)结合职工群众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法治宣讲。
12月29日,焉耆垦区人民法院干警田峰前往第二师24团7连开展法治培训讲座,本次课程的授课内容是《民法典》,该团连队总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专题法治培训。本次授课内容主要以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侧重,在解读民法典经典案例的同时,列举身边发生的民事诉讼请求,就近年来“借贷纠纷”“高铁霸座”“高空抛烟头烫穿婴儿车”“夫妻共同债务”等社会高发、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讲实际,讲案例,讲法律,讲方向。并结合辖区团场群众身边的诉讼实例,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积极传递守法、尊法正能量,向职工群众普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的方式精准普法。
课后,参加授课的职工群众均表示受益颇深,7连职工李洪说:“今天法治课非常有用,我以前借钱都是随便约定利息,现在才知道竟然有规定!”“以前签订个育苗合同啊,都是网络下载一个,什么都不懂,别人说签,我也就签了,遇到了事都不晓得该怎么办,今天总算知道啦!”连队育苗大户张学林开心的说道。
12月30日,焉耆垦区人民法院民庭干警张艺馨前往223团园7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典型案例解读》为题,给该连56名职工群众讲授专题法治培训课程。主讲人联系实际以案释法、以法论事,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宣传讲解《民法典》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学习更多法律知识,尤其是疫情防控知识和日常防护措施,切实提高法律观念,从而更好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活动中,还开展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民法典相关内容。例如,婚姻家庭篇中的婚姻冷静期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款、法律是否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年满十八周岁后能否提起诉讼等等问题。现场解答职工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气氛热烈,受到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该连“两委”成员李文国说:“这是法院第二次来到我们连队进行法治授课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法院的法官们都能够根据我们连队的实际情况调整讲课内容,让职工能够了解身边事。作为连队工作人员,今天所讲的课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我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工作当中,继续服务职工群众。”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民法典。通过此次系列培训,让《民法典》进一步走到职工群众身边,走进心里,也让职工群众认识到《民法典》对自身利益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团场职工群众的法治维权意识,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增强了职工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创建法治团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